塑解剂按作用的机理分类
(1)接受型塑解剂
主要有苯liu酚、五氯硫酚等,它们是低温塑解剂。在低温塑炼时,能使断链的橡胶分子自由基稳定而生成较短的分子。这些化合物本身就是一种自由基接受体,能与自由基进行反应,使自由基产生链中止。
(2)引发性塑解剂
主要有过氧化苯甲酰、偶氮二异丁qing等,属高温塑解剂。其作用主要是高温时会分解极不稳定的自由基,促使橡胶分子生成自由基,进而引发橡胶分子链产生氧化链反应过程,导致橡胶分子链断裂。由于橡胶自由基的存在,其在空气中会按自动氧化链反应过程进一步反应,直至后分解为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。
(3)混合型塑解剂
混合型塑解剂又称链转移型塑解剂。主要有促进剂M、促进剂DM 和2,2-二苯甲酰胺二苯ji二硫化物等。这类塑解剂既能在低温塑炼时起自由基接收剂作用,又能在高温塑炼时分解出自由基,引发橡胶分子的氧化链反应。
塑解剂通常可分为物理塑解剂和化学塑解剂。物理塑解剂包括脂肪酸和脂肪酸衍生物、不饱和脂肪酸锌盐、酯类、蜡类;化学塑解剂包括五氯硫酚类、芳基二硫化物类、有机磺酸盐类。
技术标准
1, 外观: 灰白色或者灰绿色均匀粉末
2, 加热减量 % ≤2.5
3, 分解温度 ℃ ≥300
4, 100目筛余物 % ≤0.5
5, 包装:20公斤/袋(纸塑复合袋内加聚乙烯袋)
塑解剂用途:在橡胶的塑炼过程中,环保化学塑解剂a-86,可提高塑炼效果,减少塑炼时间,降低能量消耗,在达到同样门尼粘度值的情况下,减少了分子链的破坏(断链),从而可以使橡胶保持较高的物性。
塑解剂技术标准
1, 外观: 灰白色或者灰绿色均匀粉末
2, 加热减量 % ≤2.5
3, 分解温度 ℃ ≥300
4, 100目筛余物 % ≤0.5
塑解剂效果
在橡胶生产加工过程中,首先要把生胶进行塑炼,使橡胶弹性转变具有一定的可塑度(具有一定的门尼粘度),便于配合混合混炼加工成型,生胶的塑炼加工成型。生胶的塑炼方法很多,有单纯机械法和加入塑解剂的机械法。前者塑炼时间长,动力消耗大,生产设备磨损重,劳动强度大,生产效率低,塑炼效果差。投入本品后,生产效率、动力消耗、劳动强度、塑炼效果等都优于前者。